找到相关内容254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

    表现在所谓“公案”中。   “谒石头,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,是甚么人?头以手掩其口,豁然有省。”(《》卷九.庞公)   “问僧甚处来?僧,曰近离浙中。师曰船来陆来?曰二途俱不涉。师曰争得到这里?曰有...知道这些命题是没有意义的”(《逻辑哲学论》)。“师坐次,僧问:兀兀地思量甚么?师曰:思量个不思量底。曰:不思量底如何思量?师曰:非思量。”(《》卷九.药山)   如上所说,不可言说毕竟又要言说,...

    李泽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871115.html
  • 佛陀核心思想——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(三)

    分身六道息苦轮”,佛入三恶道苦否?经论中有说佛不苦,有说佛苦。说不苦仍为三乘方便权说,说苦乃真实义。佛陀应化人间,雪山六年之苦,且有头痛、腰痛及麻麦等九恼之报,无不开示佛陀应化之身同样受苦。《·...喜,夕死不忧,以生无所生,灭无所灭”。  又如《·芙蓉楷》(卷二十六)记道楷偈曰:“吾年七十六,世缘今已足。生不爱天堂,死不怕地狱,撒手横身三界外,腾腾任运何拘束。”  这些宗匠深彻“我无业有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2859474.html
  • 一位高干女婿学佛参禅的历程

    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,喜禅的我在祖师大德们的慈悲护念下,心情平和而喜悦地向禅门堂奥一天天挺进。在禅堂里,各个禅和子抖擞起精神,放下万缘杂念、提起生死大事,依《六祖坛经》、《》、《古尊宿语录》等...

    钟先生(合肥)

    |学佛|参禅|入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08525919566.html
  • 久坐必有禅

    精底?师于此有省。  《》卷七记载,有位楼子和尚,有一天从歌楼下走过,听到楼上有人唱歌声道:“你既无心我也休”。当时他正在系鞋带,听到这个歌声就开悟了。  下面再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。...:法师普渡众生用心良苦(和尚利用导游介绍,使游人听到很多佛菩萨名)。他笑着回答说,你看出来了?我说,我也常用此法和众生结缘。他说,很好。他告诉我是从成都昭觉寺来的,才来几个,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。说...

    汤正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444007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小传

    宁波天童寺,从名僧寄禅(法名敬安,别号八指头陀)受具足戒。次,寄禅和尚介绍大师去永丰寺从歧昌禅师学经。在此后两年中,大师先后从歧昌禅师受学《法华》、《楞严》等经,并阅读《》、《高僧传》等书。歧...  太虚,法名唯心,字太虚,号昧庵,俗姓吕,乳名淦森,学名沛林,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十八日(公元1890年1月8日),死于公元1947年,原籍浙江崇德(今浙江桐乡),生于浙江海宁,近代著名高僧。 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2542640.html
  • 法的本质永恒不变 方法随着时代在改变(2)

    亦禅,语、默、动、静体安然!”上香林澄远禅师,他说“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遍。”学法、修行了四十年才打成一遍,也即是说他花了四十年的时间,他才补好漏洞,使安祥心态不出现断层,可见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...实义”,真理原本是如此的,语言文字是原本不有的。一个演讲会,听众每一个人的体会和感受都不会相同;同样的,有一千个信仰上帝的人,这一千个人对所认知的上帝各异。所以文字、语言表达的功用是很有限的。禅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1044279.html
  • 论禅之不可言说---从体悟性思维视栏位的解读

    作为真实本体的宇宙、社会、人。   理清好这类认识后,以新的视角,再反观禅史中所出现的不少掩、打、祸等“公案”,就会将逻辑矛盾的疑虑消解掉,从而比较合情合理地对其作出分析评价了。   如在《卷九...还何谈体味不到灵性。再如《卷五.马祖》“僧问如何修道?师云,道不属修,若言修得,修成还坏”,的是体悟性思维素质的养成不能刻意硬求,硬求的、按照一个模式打造的东西,打造好了还会坏,不刻意打造的,...

    刘家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546644.html
  • 禅宗的觉与迷

    :“学人乍入丛林,乞师指示”。从念说:“吃饭也未?”僧曰:“吃粥了也”。从念说:“洗钵去”。“其僧因此大悟”。(《》卷十一)吃过饭自应洗碗,这是平平常常的,唯有如此,才能坐亦禅,卧亦禅,静亦禅,...“自性常清净”就好像日月常明一样,只是有时为云覆盖,而上面的日月虽明,看到的则是一片昏暗,致使看不到日月的本来面目。如果能遇到惠风(按:大善知识的指点和启发)把云雾吹散卷尽,那么常明之日月等等自然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648873.html
  • 石头宗诸师之“心性”思想(1)

     15.《五灯会元》(1252):无   16.《五家正宗赞》(1254):无   17.《虚堂集》(1295):无   18.《》(1599):无   19.《五灯全书》(...仍然是300年前的原貌吗?[57]这难免有些可疑。是故,它们只能做为“次要文献类”来利用了。   第三阶段的文献汇集,进入明、清时代,续有重大斩获。《》(1599)、《五家语录》(以下或简称...

    张国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651411.html
  • 石头宗诸师之 “心性”思想(1)

    1295):无   18.《》(1599):无   19.《五灯全书》(1693):无   20.《御选语录》(1733):有语录   二、希迁“心性”思想探究  (一)基本文献类  《...   第三阶段的文献汇集,进入明、清时代,续有重大斩获。《》(1599)、《五家语录》(以下或简称为《五》)(1665)、《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》(1761)等三书,以后二书为主,再增收大量...

    张国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951949.html